言传身教,润物无声

  在建所90周年来临之际,让我想起了在所30多年里遇到的许许多多、大大小小的往事,这其中刚进所时跟随邹元爔先生工作的点点滴滴首先浮现于脑海。

 

  1963年从学校毕业后我被分配到冶金所,怀着高兴和有些许紧张的心情,我在人事处报到后就被带去实验大楼二楼见邹先生。当时心里很是忐忑不安,刚报到就要见已成名的大科学家,有点意外,没有心理准备。可是见到邹先生时,觉得他说话非常亲切、随和,他问了一些学校学习的情况,也简单介绍了一些所里工作的情况和要求,就把我安排在物理化学组,后来我才知道,按当时的说法这是邹先生的“自留地”。

 

  我参与的第一项任务就是跟邹先生做“镍磷铁”提取镍的项目。镍磷铁是钙镁磷肥生产中获得的副产品,量很大,而我国镍的资源又比较稀缺。邹先生看到国家建设急需这种材料,他决心要找出好的配方和工艺流程,使镍磷铁提镍能实现工业化的生产。

 

  同参加这个组的还有赵彭年、周景龙,但从项目的立项开始到实验室试验和工业生产中试,邹先生都亲力亲为。实验室试验方案(配方、试验条件等)和结果都要定期向他汇报,我还跟着他几次去找过华东局科委主任许言,汇报试验的进展和问题、协调与工业化中试厂的关系。后来中试选在上海冶炼厂,他又多次从中山公园赶到杨树浦,找上海冶炼厂厂长刘耀宗,查核中试的结果和问题,探讨改进的方案。

 

  在60年代,冶金企业的生产环境大家都很清楚。我记得,他和刘厂长在高温高噪声的反射炉车间里经常一站就是几个小时,讨论最多的就是延长炉衬寿命问题,因为炉渣的腐蚀性很强。电解精炼车间也是必去的地方,那是看试验最终产品的地方。尽管这是精炼车间,没了高温、高噪声,但整个车间湿漉漉的,还充满着难闻的异味。邹先生虽已年过半百,但他好像是那里的主人,对这些在我感到有点不太好应对的环境不仅很适应,而且像回家来看看自己的亲人一般,看到一大堆精炼后的电解镍板,高兴得情不自禁地抚摸起来,还问刘厂长生产达到的纯度和回收率等等。

 

  这些之所以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是因为在我的意识中,邹先生是位大科学家,应该在研究所幽静的办公室里,思考着世界前沿的科技难题。想不到他不仅重视理论开创和技术发展的潮流,也十分关心国家急需产业的发展,自觉地把科研和生产紧密结合在一起,主动关心科研方案在生产一线的试用结果,熟悉生产也重视生产,真心诚意帮助企业提高生产效率。那时候,科研人员比较重视论文,而科技推广应用,被视为低水平劳动。可是,邹先生以他的实际行动告诉我们,作为一个实用材料的研究课题,如果不能把研发出来的新配方、新工艺用于生产实践就等于前功尽弃。 

 

  邹先生对我们后辈的工作和学习也十分关心和爱护。就在我们开展镍磷铁项目实验的过程中,高温钼丝炉需要氢气保护防氧化,当时氢气钢瓶要从一楼由人抬上四楼。邹先生知道后,关心地问我们抬上楼行不行,要注意安全。有一次安装实验装置,玻璃管破裂,把我手上割开了一个大口子,他知道后让我好好休息养伤,不要急于赶实验进度。在学习上,他关心我们的外语阅读,告诉我们很多参考资料都是英语的,阅读必须过关,否则无法了解科技发展动态。他知道我们在学校学的是俄语,就鼓励我们多读英文版原著,开始慢点不要紧,只要坚持,书看多了就会理解。当时,流传很热的一篇文章叫“科学研究的艺术”,聊到它时,邹先生强调其中说的“尽信书不如无书”的观点,要我们首先应虚心了解别人的观点,但不能盲从,应有分析判断的能力,更应在他人工作的基础上,有创造和提高,对错误的则要有识别和批判能力。这些平易的经验之谈,让我至今受益。

 

  认识邹先生的人都知道他为人儒雅、热情、谦和,说话不急不慢,温文尔雅。除了专心科研,还擅长诗词,有作品几百首,是晚辈们做人做事的依靠和榜样。他不仅承担了一个又一个急迫的国家攻关任务,还同时瞄准了科技前沿,从事着开拓创新的理论探索。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他仍胸怀科学报国梦、潜心做学问,继续考虑他的研究课题。后来他重返科研领导岗位,珍惜来之不易的工作机会,争分夺秒,组织和推动所、室的科研工作。

 

  邹先生是一位有着温润深厚的德性、豁达包容的情怀的长者,他不仅自己潜心钻研,还花了很多精力为晚辈们创造科研条件和学习机会。当时,国门渐渐打开,为了培养晚辈,邹先生联系和安排了多名同事出国进修。1980年,正是他为我联系了威斯康辛大学的校长,安排去他们那里进修。期间,我曾想换个地方,他得知这个消息后要我把正进行的课题同他详细介绍,并专门来信告诉我,那课题还是不错的,要我安心好好完成。无论是学术上还是社会上,邹先生身处高位,但始终平易近人,真心关爱他人,是晚辈们从内心由衷尊敬的导师。 

 

  走近邹先生,如同眺望一片静海,看似温若无形,却深沉有势,击石有声。我们所正是有了像邹先生这样的一批老一辈专家的引领和哺育,才能在完成国家重大任务和开拓创新的同时培养了一支训练有素、敬业拼搏的科研队伍,在科研领域里有了一席之地。在这建所90周年的喜庆日子里,他们那些看似平凡但又实不平凡的言行和经历,值得我们深深地怀念,向他们这些以德行滋养风气的长者致敬,为他们的成就与修为留痕! 

    

  (作者:郭康瑾  原集成光学和有关器件研究室主任、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