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党员的那些事和那些人

  岁月如歌。自1990年进所工作,已近30载,打开尘封往事,如同一幅幅温馨和美的画深深地留在我的记忆中……第一颗原子弹的爆炸、第一块集成电路的研制成功、“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的获得、被授予的全国基层党组织、全国创建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和上海市文明单位“十八连冠”……这一项项荣誉清清楚楚地记载着微系统所经历的辉煌,也蕴含着微系统所人付出的心血和汗水。作为一名从事党务工作近30年的职工,为工作生活在微系统所感到自豪。

 

  见微知著。让我透过几名共产党员为党旗争辉的生动故事,共同领略共产党员的风采,视之楷模,与之共勉。

 

  (一)

 

  一个优秀的群体、一个个感人的故事,创造出了一个令人叹服的壮举。

 

  解放初的中国千疮百孔、百废待兴,迫切需要有一大批有志之士能回国支持国家的经济建设。60年代,吴自良、邹元曦等一批留学国外,学有所成的年轻博士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放弃了国外舒适的工作条件、优厚的生活待遇,怀着强烈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心和兴国之志,历尽千辛万苦,冲破层层阻力,回到祖国怀抱,在我所投入到为恢复与发展国民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科学研究之中。那个年代,苏联专家全部撤走,在一无资料,二无人才的极其艰难的条件下,为了打破大国的核垄断,在周总理的亲自过问下,在国防科工委领导的组织下,由我所牵头,会同国内多家科研院所、大学,经过几十次的反复实验、测试,最终成功研制了用于制造原子弹的浓缩铀235核燃料的关键元件,保证了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爆炸成功,满足了国家安全与国防建设的需求,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四个核大国,该研究项目在当时被誉为社会主义阵营安全的心脏,其成果获得国家发明一等奖,主持该项目的留美老科学家吴自良院士也因此作为23名功勋科学家之一,被党中央、国务院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当年这些从事“两弹一星”科研工作的老一辈科学家、科技工作者(都)来自四面八方,除吴自良先生以外都是年轻的共产党员,当时的工作条件、科研环境相当艰苦,但每个人都发挥了自己的最大潜能,发扬了大协作的团队精神,不怕苦、不怕累、不计较个人名利,默默无闻,以顽强的意志出色地完成了这项具有特殊政治、战略意义的任务。当人们问及这些科学家努力工作的动力缘由时,科学家们毫不犹豫地回答道:因为当时我们只有一个信仰,那就是--作为一名党员,心中时刻装着祖国。只要把国家的荣誉、国家的利益放在至高无上的位置,就没有攻克不了的科研难关。

 

  高尚的境界!令人自豪的成果!后人是永远不会忘记您们的——从事“两弹一星”的功臣们。

 

  (二)

 

  为了祖国的科学事业,她义无反顾地放弃了国外优厚的生活待遇、齐全的科研设备,一路风尘仆仆,历尽坎坷,回到了她梦中时刻牵系着的祖国。

 

  我所全国“三八”红旗手李爱珍教授作为中国培养出来的新一代大学生,从复旦大学毕业后,曾不顾家人已为她办理好一切出国手续,执意留下工作。岁月匆匆,几十年来,她以一颗不变的爱国心,顽强坚韧、百折不饶地在科研道路上攀登。

 

  从毕业那年起,她就从事化合物半导体及其材料生长的高新技术的研究,堪称我国在该领域的第一位研究人员。80年代初,李爱珍赴美当访问学者。两年后,她如期回国,在微系统所白手起家,艰苦创业,为改进和完善我国自行研制的分子束外延高新技术设备倾注了大量的心血。

 

  有一次,李爱珍在实验室做实验时,不幸被离子束负电极的千伏高压电击中,身体被弹出数米之外,头上撞出了一个大血包,当场休克,大伙立刻把她送进了医院。然而苏醒之后,她当晚就回到了宿舍。第二天一早,手上缠着纱布的她,忍着钻心的疼痛,又紧张地投入到实验室工作之中去。

 

  这个连高压电也击不倒的科学家,正是凭着这股坚韧不拔的意志,终于使我国的第一批分子束外延设备安装成功。

 

  由于她所作出的突出贡献和成就,英国国际传记中心将她列入了国际名人录,美国传记研究院也将她列入了“金牌成就”名人录,并于20075月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能为祖国的科学事业做出贡献、为微系统所的项目上台阶做出努力,是我最大的幸福。”这是李爱珍老师毕生的愿望,也是一名共产党员至高无上的追求。

 

  (三)

 

  “我没有超过我的老师,但我希望我的学生能超过我。”

 

  原我所学术委员会主任、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攀登计划B类项目微电子机械系统的首席科学家王渭源研究员是一位很有学术造诣和才华的科学家,50年代中期研究生毕业后,他无私地奉献、忘我地工作,几十年如一日,不知疲倦地拼搏在党最需要的各个科研岗位上,为了祖国的科学事业,他经历过三次选择、三次改行,每次选择都做出了许多一流的成果,每次改行都带出了一批年青的优秀人才。他既是个有崇高学术理想的学者,又是个有高尚科研道德的长者。在他担任传感技术联合开放国家实验室主任时,在与学生们共同发表论文时,名字总在学生后面;选课题时,他以国家利益为重,乐于承担难度大、处于国际前沿的项目;安排课题时,他总把室里每个同志先安排好,而从不考虑自己做什么课题有利……他乐于为青年人当人梯,把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把自己的聪敏才智与渊博知识,把自己已经成熟的课题和成功的机会奉献给同事和学生,对此他从不后悔。“我没有超过我的老师,但我希望我的学生能超过我。”他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由于他多年从事半导体传感技术的研究,经他与同事们长期不懈地努力,为我所在微电子机械系统研究开辟了一个新领域。为了不断开拓进取,在所党政领导的大力支持下,他以开阔的胸襟,积极培养与提携年轻的科技人员。

 

  桃李不言,下之成蹊。王渭源老师用自己的行动为我们展示了一名党员难能可贵的宽广胸襟。

 

  这里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没有气壮山河的豪言壮语,却为我们演绎了一个个老一辈科学家共产党员埋头苦干、默默无闻、乐于奉献、甘当人梯的动人故事。像这样的故事在微系统所还有很多很多…… 

 

  细雨润无声的一个个鲜活故事一直鞭策着我,奋发向上,不断地去迎接新的挑战。

    

  (作者:张帆  现为所党政办公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