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冶金所90年纪
2018年适逢上海微系统所建所90周年,想到要写上几句。笔者在冶金所(上海微系统所的前身)学习工作仅卅余年,亲历之事与90年相比还差一个甲子,前面的一些事当然也只是道听途说。
说到冶金所,自然先得聊聊创始人周仁先生。周仁先生字子竞,1892(壬辰)年,生于江苏江宁(现南京)。周仁先生外祖母是盛宣怀的胞妹,幼年丧父,但他和三个哥哥两个姐姐都接受了高等教育,可见其母亲陈夫人对教育的重视。1910年周仁先生毕业于江南高等学堂,同年考取清华公费留美,在康奈尔大学获硕士学位后回国。清华公费留美起于庚子赔款,1909-1911三年三批,细看名单肃然起敬。与周仁先生同批留美的还有胡适、赵元任、胡明复、竺可桢等共70人,到康奈尔的就有15人,包括胡适、赵元任、胡明复在内,看来中国学生留学康奈尔还是有传统的。这一年江南高等学堂就有赵元任、周仁等四人考取庚款留美。这批人在美时还成立了科学社,出版了《科学》杂志,后来都转回国内,推动了我国科学技术的启蒙与发展。
注意到在康奈尔时胡适是学农学的,赵元任是学物理的,他们后来都转到文科方面去了。听说周仁先生文笔也很好,但他从始至终倾心于工程技术,以此为事业做好一件事、办好一个研究所。钢铁系国计民生,是先生一生主业。陶瓷乃国粹精华,亦先生兴趣所在。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样的情况现在已经不多见了。
周仁先生1915年在康奈尔获硕士学位后本可继续攻博,但毕业当年即回国,志向可见一斑。回国后他去过公司企业,在高校教过书,还与王季同先生(我国半导体元老王守武、王守觉先生的父亲,曾是工程所的研究员)一起办过实业,但现在看来受当时环境条件所限并不如意。1928(戊辰)年,蔡元培(字孑民)先生在南京建立国立中央研究院,同时在沪设立了理化实业研究所,包括物理、化学、工程三个组,周仁先生任工程组主任,随即三个组分开建所,即由周仁先生创立国立中央研究院工程研究所(后来更名为工学研究所),条件想必很艰苦,这就是中国科学院上海冶金研究所(简称冶金所)的前身了。
这年周仁先生36岁,又一个龙年。周仁与蔡元培还是亲戚,周仁先生的二姐即是蔡先生的第三任夫人周峻,周仁的大姐周怒涛留学日本,曾由蔡先生介绍加入同盟会。周先生的夫人聂其璧也颇有来历,其父聂缉槼曾任上海道台,在江浙安徽湖北都做过巡抚,其母曾纪芬则是曾国藩的幺女。聂其璧也是聂家幺女,聂家与宋家居虹口时在同一礼拜堂做礼拜因此相熟,聂其璧与周仁1923年成婚时邀闺蜜宋美龄做了傧相,“文革”中为此还遭造反派调查了一番。
工程研究所主要就研究冶金与陶瓷两件事情,建国后划归中国科学院管理,命名为中国科学院工学实验馆,1953年起改称冶金陶瓷研究所,后来以此为基础还分出了长沙矿冶研究院、昆明贵金属研究所和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所长由周仁兼任)。硅酸盐就是陶瓷了,去年过世的李家治先生(与张爱玲同为李鸿章曾孙辈)就是在硅酸盐所研究古陶瓷的。记得笔者进所不久到外地开会,晚上与一位不认识的老先生分在同一间住,说起他是隔壁硅所的李家治,还聊了一会,可见那时可不像现在这么讲究。
元培楼和杏佛楼间草坪上的周仁先生铜像(2017深秋)
周仁先生自1928年起至1973年底逝世,在自己创办的研究所工作了45年,除“文革”中军管(史称1603和1608部队)那几年外一直是所长,也是中央研究院首批院士和中国科学院首批学部委员。虽说其间世事变幻,还经历了“文革”受到冲击,听说曾断了腿,但应该算是做了自己喜欢并擅长的事。余生也晚,进所时周仁先生作古已过十年矣。1986年冶金所和硅酸盐所共同为周仁先生在杏佛楼前设立了纪念铜像,2004年又把铜像搬到了元培楼和杏佛楼之间的空地上。现在周先生天天看着所里的每个人从他眼前走过,双耳聆听着两边老楼里发生的事情,背后还常有后生们热热闹闹打网球,得其所矣。
冶金所位于上海中山公园(原先叫兆丰公园)旁的长宁路(原先叫白利南路)865号,建所时就在这里没动过。上海除一些原有的乡土路名外,早期新开马路是以洋人名字命名的,后来都改以省市县名称命名,很有规律,长宁县靠四川宜宾市。
建所初期蔡元培(前排右四)、周仁(前排右二)和研究人员在元培楼南合影
冶金所后来也陆续盖过一些楼,但工程研究所初建时建的两幢现仍为所里最好的楼,上世纪30年代初建成。小的一幢二层楼为纪念蔡元培先生称“元培楼”,蔡先生曾在此居住和办公过。大的一幢四层楼当时称理工实验馆,现称“杏佛楼”,是以中央研究院第一任总干事杨杏佛(即杨铨,字宏甫)名字命名的。杨杏佛也在康奈尔留过学,是科学社和《科学》杂志的发起人之一,从《科学》杂志1915年创刊起任其主编达七年之久,中研院的诸多事务也由其操劳,英年为戴笠所害,令人唏嘘。
元培楼南,右为楼门口的介绍铭牌(2017深秋)
自上世纪60年代随着半导体的兴起,冶金所的研究领域向半导体拓展,这应该说是一个很重要也自然的过渡。半导体的基础就是各种高纯超纯材料,是冶金的延续。公派留美学冶金的邹元爔先生(字立清)1947年获卡内基理工学院(现卡内基·梅隆大学)博士学位回国,1952年来所担任研究员,1978年起任冶金所所长。邹元爔先生慧眼独具,在冶金所由冶金转向半导体上起了重要作用。在其带领下,当时所里很多科研人员(有不少搞化学的)都转向了半导体,包括硅集成电路和三五族化合物材料器件等,各显神通各展其才,一些半导体研究中必需的配套理化分析研究室等也建立起来。
杏佛楼前一瞥(2017深秋)
当时冶金所共有大大小小19个研究室,主要都在杏佛楼里办公。除了原来的传统冶金以及与其较密切的金属腐蚀防护、金属物理、金属超导等外,还包括在南侧二楼的集成电路室(一室)、三楼的化合物材料室(五室)、微波器件室(六室)和四楼的光电器件室(七室),都有自己的工艺线,在嘉定还有拉单晶的工厂等,全所人员包括后勤等方方面面的号称两千。那时候在所里做实验还是比较方便的,有不同类型的专业测试分析实验室,有机电工厂,包括机修车间和电子作坊,后来又有了计算机,只要画个草图就可去加工,还有灯工间,加工修理个石英部件都不成问题,反正都是从无到有自己动手。
笔者1984年进入冶金所时的所长是研究离子束改性的邹世昌先生,是留苏的副博士,后来当选中科院院士,也曾当选中央候补委员。那时邹元爔先生已是名誉所长,印象里只见过两三次,我认识他,他不认识我。记得1987年有天在所里看到他,说是去参加人代会,后来马上就听说他发病住进医院再也没回来,令人惋惜。1997年,留美归国的江绵恒博士担任所长,然后进入知识创新试点工程。到2001年,冶金所更名为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刚更名时有人简称为微信所,大概感觉不好听后来不叫了,如果保持到现在,我们真的是太有超前眼光的。江所长以及后来从半导体所调过来的封松林所长、现任的王曦所长一起,布局了无线通信、小卫星、传感网、超导电子学等新的学科方向,经过几年发展,2008年中科院路甬祥院长视察时,不无感慨地说:“微系统所在短短十年时间里,完成了科研布局的重大调整,研究所成功转型,实现了美丽的转身”。
90年弹指一挥间,希望冶金所未来能有更好的发展。小结一下吧:
壬辰子竞江宁诞,自此一生系冶金;
庚款留学康奈尔,传习格致济国民。
戊辰始建工程所,炼铁烧瓷烈火熏;
宏甫孑民楼对望,寒来暑往九十循。
立清巩固新方向,各领风骚三五人;
日日研究十九室,天天实验两千员。
出门世昌高楼在,进院绵恒雅号存;
松林勤勉细照料,东曦既驾待新春。
(作者:张永刚 信息功能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