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少卿,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副研究员,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海外)获得者。2017年毕业于日本东京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之后作为特任研究员(2017-2019)、特任助教(2019-2022)在日本东京大学生产技术研究所继续开展合作研究,研究方向聚焦太赫兹单分子前沿科学。2022年5月加入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所工作至今。
杜少卿博士长期致力于太赫兹纳米科学研究,在对一系列极小纳米材料的研究中,发展了“太赫兹单电子隧道光谱法”(terahertz single-electron tunneling spectroscopy,THz-SETS),突破了衍射极限在单分子尺度(~1纳米)上实现了太赫兹光谱的超灵敏检测,在国际上率先识别出单个电荷差异引起的单个富勒烯振动频率漂移。此外,系统地阐明了单分子振动与太赫兹光子和隧穿电子间的关联性,并最终实现了对单分子、单电子、单原子、及单核自旋的超灵敏探测。相关成果以第一作者和通信作者发表在Nature Photonics、Nano Letters等SCI期刊上。已获得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海外)、上海市海外高层次人才和中国科学院引才等项目支持。